家訪工作計劃。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寫好一份工作計劃對我們的幫助是很大的。工作計劃就是在沒有實施之前心里已經有一定的方案去執行一件事,如何保證工作計劃能穩定發揮起最大作用呢?也許下面的“家訪工作計劃模板精選8篇”正合你意!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家訪工作計劃模板 【篇1】
一、指導思想
國家新的教育政策、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以及現代教育形式的發展都告訴我們,單純依靠教師是搞不好教育的,必須和家長密切配合,因此,家訪是必不可少的。家訪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是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聯系溝通的有效途徑。
二、本班學生家庭教育情況分析
我校處于城鄉結合部的邊緣,本班60名學生全部居住在農村,學習基礎不好,程度層次不齊,農村的教育情況向來就不容樂觀,遠遠落后于城市,學生素質的高低往往也和家長的素質有著密切的關系。本班學生的家長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因而對教育的認識也十分有限,沒有科學的教育理念,更沒有科學的教育方法。他們只知道讓孩子上好學,考個好的分數,卻不知道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質。傳統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往往對孩子非打就罵,粗暴草率,根本不去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學生家庭教育狀況不容樂觀,家長們對教育的投入很少,很少有給孩子訂閱課外讀物的,這在很大方面造成孩子閱讀面狹窄,還有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老師的事,沒有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甚至有的家長錯誤的認為上學沒用,提前就讓孩子輟學回家。
三、家訪的目的
1、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
2、了解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糾正家長錯誤的家教方法,指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與家長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尤其是性格孤僻、情緒不穩定、意志脆弱、不能吃苦、好動癥的學生)。
3、征求家長對教師教學,班級管理的意見和建議,以及記錄好家長對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向學校反映。
4、向家長宣傳黨的教育政策及提供先進的教育信息。
四、家訪要求:
家訪時不與家長發生爭吵和沖突,態度要和藹,要與家長共同
探討教育孩子的問題。
五、家訪對象
1、落后生:查找落后的原因,了解在家的表現。
2、優等生: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極其家庭教育情況。
3、問題生:重點家訪,查找原因,共商辦法,不告狀。
六、家訪時間安排
家訪一般不占用教學時間(特殊情況除外)主要安排在放學后和雙休日。
家訪工作計劃模板 【篇2】
家訪是老師與家長聯系的經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重要途徑。通過家訪可以了解家長的文化素質,家庭教育狀況,對學生進行全面認識、分析、理解,真正實現“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與學生、家長架起了溝通的橋梁,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健康成長的重要方式。 爭取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從而提高教育質量?,F將本學期家訪工作計劃如下:
一、家訪目標:
1、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家庭教育情況、社會交往情況,以及在家庭中的表現情況。
2、了解學生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長對教師教學、班級、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設。
4、向家長宣傳黨的教育政策及提供先進的教育信息。
5、糾正家長錯誤的家教方法,向家長交流較科學的家教方法。
二、家訪途徑:
1、打電話提前預約,登門家訪。
2、電話訪問。
3、邀請家長來學校。
三、整體策化,實施方案
開學初將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初步制定家訪實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家訪。要體現家訪的靈活性,師生之間的和諧、民主、平等關系的新型師生關系。家訪談話有方向、有目的,講究藝術,不漫無邊際地閑聊。隨時保持家長熱情,使家長對我的談話感興趣。在家長面前給學生留了臉面,拉近了師生距離,談話氣氛活躍,場面融洽和諧。
四、做好家訪記錄,及時反饋
每次家訪后,及時地寫出詳盡的家訪記錄,把家訪過程、家訪達成的共識,家訪中受到的啟發及家訪中發現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并根據學生在校內的學習、行為表現,結合家訪中了解掌握的資料,及時反饋,對學生重新分析評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深化教育。
總之,在家訪中,與家長及時交流溝通,取得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對教師工作的理解與配合。同時通過家訪能及時掌握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與建議,全面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積極彌補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自覺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因此,有計劃、有目的地搞好家訪工作,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學管理和教學工作的重要手段。
家訪工作計劃模板 【篇3】
一、情況分析
家庭是人們接受教育最早、教育內容最廣、受教育影響最長的地方。家庭教育在啟們的生活成長起著啟蒙和奠定基礎的作用。即使他開始接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仍然有意識和無意識地產生影響。我們班是新生班。他們幾乎所有的家庭都進入幼兒園體驗集體生活。他們的父母也第一次嘗試聯系老師。他們對幼兒園的一切都很陌生,對科學育兒知之甚少,對幼兒園的生活也有懷疑。本學期,我們將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地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介紹幼兒園的日常生活,及時了解家長的需求,思考家長的想法,緩解家長的擔憂,為家庭教育創造積極有利的條件。
二、家長工作目標
1.通過溝通、家訪,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特點,努力了解每個孩子,為家庭共同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2.通過開展家教知識講座、家長咨詢活動、園刊等各種形式的活動,向家長介紹科學育兒知識,宣傳學前教育新理念,倡導素質教育,幫助家長樹立符合現狀的家教觀。
3、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聯系活動,定期發布調查表,為家長開展半天的開放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公園的生活,消除家長的擔憂,請家長監督我們的工作,提出有價值的意見,積累家長的反饋材料。
4.結合節日,開展家庭同系活動、親子活動、慶祝國慶、慶祝元旦等游戲活動庭參與活動,加強家庭之間的情感交流。
三、具體措施
1.有針對性的家訪,了解孩子的家庭范圍、生活習慣和個性特征。
2.做好家長園,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
3.召開家長會,定期發布調查表。
4.開展兒童保健咨詢活動,讓家長了解預防疾病的知識。
5.家長學校講座,加強家庭聯系。
6.向家長宣傳冬季育兒保健知識。
7.分配家長對幼兒園工作質量的問題`做好家長資料的積累。
8.征求家長意見,做好反饋工作。
家訪工作計劃模板 【篇4】
家訪是老師與家長聯系的重要工作,是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重要途徑。通過家訪可以在了解家長的文化素質、家庭教育狀況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全面認識、分析、理解,真正實現“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與學生、家長架起了聯系與溝通的橋梁,織成家長與教師達成共識的紐帶,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健康成長的重要方式。爭取家長對學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從而提高教育質量?,F將本學期家訪工作方案如下:
一、家訪目標:
1、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教育情況、社會交往情況,以及在家中的表現情況;
2、了解學生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長對教師教學、班級、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設。
二、家訪途徑:
1、打電話提前預約,登門家訪。
2、電話訪問.
3、邀家長來學校
三、整體策化,實施方案
開學初將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初步制定家訪實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家訪(家訪三位同學,家訪三次)。要體現家訪的靈活性,師生之間的和諧、民主、平等關系的新型師生關系。
家訪談話要有方向、有目的,要講究藝術,不漫無邊際地閑聊。隨時保持熱情,使家長對談話感興趣。在反映學生在學校的學習、行為表現情況時,不要一味地告狀、批評學生的種種不良行為或只提優點,說好的方面。以表揚為主,從贊揚的角度切入話題,對學生的缺點卻用借桃喻李委婉地指出,通過表揚別的學生在某個方面的優點來提醒家長,使家長明白自己孩子的不足,知道今后努力方向。在家長面前給學生留了臉面,拉近了師生距離,談話氣氛活躍,場面融洽和諧。
四、做好家訪記錄,及時反饋
每次家訪后,及時地寫出詳盡的家訪記錄,把家訪過程、家訪達成的共識,家訪中受到的啟發及家訪中發現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并根據學生在校內的學習、行為表現,結合家訪中了解掌握的資料,及時反饋,對學生重新分析評估。。
五、常與家長通電話。
把學生存在的問題和點滴進步隨時打電話告知家長,家校共同配合教育、督促。電話中講的是學生存在的問題,家長就亮紅燈,分析原因、尋找對策、采取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電話中講的是學生取得點滴進步,家長就亮綠燈,及時給予表揚鼓勵,長期這樣,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總之,在家訪中,既能向學生家長面對面地宣傳教學改革的發展思路,宣傳實施素質教育的全過程,又能就學生在學校與社會上的各種行為表現,思想動態等等,與家長及時交流溝通,取得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對教師工作的理解與配合。同時通過家訪能及時掌握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與建議,全面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積極彌補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自覺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因此,有計劃、有目的地搞好家訪工作,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學工作的重要手段。
家訪工作計劃模板 【篇5】
一、家訪過程
一是通過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地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詳細的記載,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二是家長老師互相信,有信心地和學校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三是了解了很多看不出來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比如咱們班的權國彬同學經常沉默寡言,經過和他家長的溝通可知道此孩子從小喜歡看書、畫畫,那么咱們盡量來培養孩子的這種興趣愛好。還有的學生本來覺得很難管,但走進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經歷,便覺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們的心理。四是大部分學生家里沒條件輔導,所以輔導學生的任務要咱們承擔起來,經常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二、家訪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大部分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總之使得學生的心理有點放縱,這樣學校教育工作較困難。
第二,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于溺愛和放縱,養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三揀四,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
第三,家長誤認為孩子很聰明,小學回家不學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上中學后,希望也能這樣。如果不能這樣,會不會是老師的教學存在問題或不夠關心孩子。實際上家長最大的失誤就是忽視了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當咱們在家訪中交談起這個問題時,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下子又進入另一個誤區:希望一下子能解決問題,企圖一勞永逸。
第四,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于與學校教育配合。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導致孩子有空子可鉆,言行不一。
三、家訪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致了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系,了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了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對以后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訪,了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咱們的責任感,也讓咱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內涵。隨著社會的發展,家訪的方式也隨著改變。由于人們的職業特點、個人閱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類型。作為任課教師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訪的方式不改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第四,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五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后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總之,家訪工作是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愿本著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奉獻愛心,努力做一個稱職的老師,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家訪工作計劃模板 【篇6】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為了讓我們的工作有更好的發展,是時候開始制定工作計劃了。寫工作計劃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以下是邊肖編制的家訪工作計劃,僅供參考。我們來看看。
首先,家訪的必要性
家訪--教師教育的延伸和家庭教育的補充。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教師、家庭和社會互動的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教育。然而,教師教育是否有效取決于家庭和社會的合作與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更加突出。
我們的具體要求是:
第一,把“請進來”改成“出去”
第二,變“被動家訪”為“主動家訪”
主動上門,讓家長積極配合老師做好工作,事半功倍。
第三,把“聊家訪”改成“請家長參加教育活動”
我們深切感受到教師單一的教育作用不大,要增加與家長的溝通,讓教師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加強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在學校工作中,教育面臨的新任務是引導家庭教育,關注家庭教育是提高學校教育水平的新途徑。因此,教師必然要掌握與家長溝通、指導家庭教育的科學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家庭教育比教師教育更復雜。在家庭教育的引導上,要特別注意:父母教育思想和觀念的引導;指導父母家庭教育的基本規律和每個家庭的“個性”特征。有必要教育教師學會如何與父母溝通。成功的家訪是讓父母接受你,信任你。所以,第一次會議發言很重要。探親的時候要注意語言,措辭要有分寸。千萬不要因為失態而無禮。
其次,家訪要做好充分準備
首先,了解學生
家訪前,老師要了解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情況、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以便他們可以輕松處理家訪并提高家訪的有效性。
第二,明確目的
在每次家訪之前,教師應該為這次家訪的目的仔細“準備”。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對這次家訪成功的期望?這個期望值不符合學生實際?
第三,時間的選擇和控制
家訪的最佳時間是放學后或周末,這樣學生可以到場,家訪效果會更好。家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耽誤父母工作。
第四,提前預約
家訪前一定要提前和學生家長約好時間,不能盲目去拜訪,因為學生家長很可能不在家,浪費時間和精力,極大的影響了老師的情緒。
內容和方法
家訪的內容應該多種多樣。當學生了解他們的家庭,當他們取得進步,當他們發現問題,當他們的家庭有困難時,他們可以回家。注意家訪的談話方式不要千篇一律,要適合人的需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實踐證明,精心準備的家訪不僅可以使家長及時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在校表現,還可以獲得家長對教師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加深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感情,起到協調合作的作用,共同促進學生的進步。所以老師在家訪前一定要備課。
總之,建立良好的社會氛圍,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有賴于教師、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非常重視家庭教育。通過家訪,我們了解了一些學生在家里的表現,對學生的情況有了全面、全面的了解,并向家長介紹了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思想情況,得到了家長的配合和支持。教師連續八年沒有犯罪,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家訪工作計劃模板 【篇7】
一、各班主任及有關領導、老師要充分認識到家訪是協調統一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點,認識到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作用,認真做好家訪工作。
二、家訪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對學生的近期表現及可能出現的思想傾向有較詳盡的掌握,對學生的家庭狀況有所了解。
三、家訪應有計劃,目的要明確,不可隨意無計劃地家訪,也不可等學生出了問題再家訪;或只對后進生進行家訪。要注意本班家訪生的層次性,每學期家訪不得少于班級總人數的50%。
四、每學期召開1——2次家長座談會,便于家長了解學校情況,使家長關心支持學校工作,幫助改進班級管理。
五、家訪要衣著整潔,注重為人師表,對學生家長要有禮節,舉止文明,談吐得體。
六、家訪方式可靈活運用,如:上門家訪、打電話、寫信(發郵件)或者通過“教育校訊通”網絡平臺等形式進行,虛心聽取他們對學校工作及班級工作的批評和建議。
七、對家訪情況要作好記錄,家訪后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全體教育或個別教育,學期末將記錄材料上交學校集中管理。
八、一般來說,應先向家長匯報學生優點、閃光點、后談學生缺點。切不可“告狀式”和“報喜式”,注意具體和客觀性。www.allthatjae.com
九、遇有學生家長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有差異的地方,要作全面的說服和幫助工作,以達到共識。
十、家訪過程中教師對家長提出的意見或建議要作出合理的解釋,并提出整改措施。家訪中出現的一些重大(特殊)情況應及時向學校領導匯報,妥善處理。
家訪工作計劃模板 【篇8】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綱要》所提出的:“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這一精神,進一步樹立“服務第一、質量至上”的觀念,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家園共同努力辦好abc幼兒園。
二、工作目標:
1、努力營造家園合力的教育環境,提高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家園關系
2、結合本園家長的實際,找準切入點,提高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參與度, 豐富活動內容與參與方式,辦好家長學校。
3、增強對家庭、社會的服務功能,明確服務意識,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 務水平。
三、具體措施:
1、 環境是育人的首要條件,營造家園合力的育人環境更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前提。本學期,首先,我們將繼續把家長工作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重視,建立健全各項家長工作制度,期初有目標有計劃,學期末有總結,并將家長工作列入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真正使家長工作做到規范化、制度化、經?;?。第二,要把家長和教師作為共同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來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兒的問題上,雙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誠溝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兒的使命。第三,在家園溝通問題上,教師要切實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思想,把家長作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實意做家長的朋友,家園齊心協力共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努力。
2、注重家長工作的實效性。家長工作必須講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目前,家園合作雖有不小的成果。但還有許多的地方要加強要提高。表現在家長直接參與教學不夠,尤其體現在深入到幼兒園教育過程的深層不夠,教育觀念有待更新,教育行為需要轉變,本學期,將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家長園地、家長開放日、班級博客等方式,切實提高家長工作的實效性。
3、善于做個別家長工作。 由于環境和教育不同,孩子發展狀況各不相同,家長的素質、教養水平也差異,因此教師做家長工作,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水平也要“因人而異”,根據家長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素質,采用不同措施。同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能透過幼兒的情感、態度、言行,察覺到家長在教育上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個別交談,繼續做好家訪工作,做好家訪記錄,特別是新生的家長工作。
4、發揮家委會的橋梁作用。要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作用,使其真正成為幼兒園與家長間的紐帶,增強教育合力。家委會成員應積極參與幼兒園管理,了解幼兒園教育計劃和要求,同時反映家長對幼兒園的意見和要求,溝通協調家園關系,配合園方做好期末家長評議工作,召集家長對幼兒園的保育、教育、伙食、保健以及教師的教態與水平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并將評議情況轉達給幼兒園,以便改進工作,提高教育質量。
5、開辟家園合作的有效途徑。辦好家長學校 ,根據家長和教學需求 ,開辦 識講座,技能培訓,調查問卷、親子互動,小小親子運動會,聯歡會。尤其是家長開放日活動,使家長通過觀摩可以從中具體了解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內容、形式、方法可親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現,得知孩子的發展水平及與伙伴交往的狀況,特別是可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與同齡幼兒相比較中顯示出的優勢與不足,從而有助于家長深入了解孩子,與教師合作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同時,家長在觀摩與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還可以觀察到教師教養態度、教養方法、技能。但是,對家長的參與活動,教師要作必要的引導,告訴家長活動看什么,怎么看。比如要著重看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看孩子怎樣與同伴相處,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從而學會對孩子的正確評價。